更改

添加40字节 、 2021年3月6日 (六) 11:50
无编辑摘要
第82行: 第82行:  
永乐年间,一直流传建文帝东渡至海东仙山,得仙人相助的传言,明廷积极发展水师,派遣商人官吏东渡寻找建文帝踪迹,无果。永乐帝便下诏,凡有大明军民出海寻获建文帝者,封柱国公,凡发现海外无主土地的,封为该地万户侯,许其偕家眷封臣东迁至封地。一时间,大明海岸千帆竞发,东寻旧帝,大明的海外封地也越来越多。
 
永乐年间,一直流传建文帝东渡至海东仙山,得仙人相助的传言,明廷积极发展水师,派遣商人官吏东渡寻找建文帝踪迹,无果。永乐帝便下诏,凡有大明军民出海寻获建文帝者,封柱国公,凡发现海外无主土地的,封为该地万户侯,许其偕家眷封臣东迁至封地。一时间,大明海岸千帆竞发,东寻旧帝,大明的海外封地也越来越多。
   −
永乐十六年(1418年),有客商回报在琉球之东两万里有大岛,南北周长不可定,岛上有住民似中国模样。永乐帝遣郑和等人出海,寻找极东大岛。永乐二十年,郑和船队回报,言此岛南北周长不可丈量,岛上似有人烟,当地居民多赤身裸体,不知廉耻,若仙人态。遂将此地称为员峤。
+
永乐十六年(1418年),有客商回报在琉球之东两万里有大岛,南北周长不可定,岛上有住民似中国模样。永乐帝遣郑和等人出海,寻找极东大岛。
 +
 
 +
永乐二十年,郑和船队回报,言此岛南北周长不可丈量,岛上似有人烟,当地居民多赤身裸体,不知廉耻,若仙人态。遂将此地称为员峤。
    
仁宣以降,多有商客往来员峤与中国之间,在员峤海岸上逐渐有中国人定居。
 
仁宣以降,多有商客往来员峤与中国之间,在员峤海岸上逐渐有中国人定居。
   −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复辟,封景帝为岱舆王,封地在员峤北部的荒山之中。景帝家人和被怀疑支持景帝的大臣于谦等及其家属都被流放至员峤,后遂颁布海禁,不许商民下海。嘉靖一朝,海禁松弛,又多有士人百姓迁居南洋,大荒,员峤。
+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复辟,封景帝为岱舆王,封地在员峤北部的荒山之中。景帝家人和被怀疑支持景帝的大臣于谦等及其家属都被流放至员峤,后遂颁布海禁,不许商民下海。
 +
 
 +
嘉靖一朝,海禁松弛,又多有士人百姓迁居南洋,大荒,员峤。
    
隆庆开关(1567年),恢复南洋贸易,员峤与内地又得以通商,员峤出产的植物(番薯,玉米等)和动物被引入中国。
 
隆庆开关(1567年),恢复南洋贸易,员峤与内地又得以通商,员峤出产的植物(番薯,玉米等)和动物被引入中国。
   −
泰昌元年(1620年),改封福王朱常洵为丈方王,封地在大荒洲东南两千里的岛上。天启以降,多有东林党人被委任为南洋,大荒的官吏,名为调任,实为流放,又有百姓士人不堪厂卫压迫,远渡员峤。崇祯一朝,农业减产,边患加重,起义频发,百姓不堪赋税徭役,多有出逃海外至大荒、员峤等地者。在东南及南洋地区,海商开始逐渐控制当地经济,以至于委任至此的官员实质上是与士绅共同统治,士绅组成的幕府逐渐脱离官府而存在,形成了集议制度。
+
泰昌元年(1620年),改封福王朱常洵为丈方王,封地在大荒洲东南两千里的岛上。
 +
 
 +
天启以降,多有东林党人被委任为南洋,大荒的官吏,名为调任,实为流放,又有百姓士人不堪厂卫压迫,远渡员峤。
 +
 
 +
崇祯一朝,农业减产,边患加重,起义频发,百姓不堪赋税徭役,多有出逃海外至大荒、员峤等地者。在东南及南洋地区,海商开始逐渐控制当地经济,以至于委任至此的官员实质上是与士绅共同统治,士绅组成的幕府逐渐脱离官府而存在,形成了集议制度。
    
===大荒洲的独立发展开端===
 
===大荒洲的独立发展开端===
第232行: 第240行:     
淳祐三年(1243年),仲洋王张赫然试图恢复其吕松王位,率大军进攻銮星城,一度占领金麻岛,吕松水师于黄岩岛附近阻断其补给线,不得已议和,称两国为兄弟之国。
 
淳祐三年(1243年),仲洋王张赫然试图恢复其吕松王位,率大军进攻銮星城,一度占领金麻岛,吕松水师于黄岩岛附近阻断其补给线,不得已议和,称两国为兄弟之国。
 +
 
淳祐十年(1252年),蒙元灭大理国,龙厢国将领屠恭于哀牢山击败元军,收服部分大理故地。
 
淳祐十年(1252年),蒙元灭大理国,龙厢国将领屠恭于哀牢山击败元军,收服部分大理故地。
   第259行: 第268行: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水师剿灭巨港海盗陈祖义,明廷设置吕宋宣慰司、仲洋宣慰司、金洲宣慰司、柔佛宣慰司、叶调宣慰司和高塘宣慰司。在巨港专设南洋布政使司,总管南洋明人事务,并将大量藩王封往南洋,鼓励侨民移居。至此明朝南洋制度统称一政三抚六慰。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水师剿灭巨港海盗陈祖义,明廷设置吕宋宣慰司、仲洋宣慰司、金洲宣慰司、柔佛宣慰司、叶调宣慰司和高塘宣慰司。在巨港专设南洋布政使司,总管南洋明人事务,并将大量藩王封往南洋,鼓励侨民移居。至此明朝南洋制度统称一政三抚六慰。
 +
    
永乐十六年(1418年),客商丁海诚回报,称琉球之东两万里有大岛,南北周长不可定,岛上有住民似中国模样。
 
永乐十六年(1418年),客商丁海诚回报,称琉球之东两万里有大岛,南北周长不可定,岛上有住民似中国模样。
第316行: 第326行:  
隆升十四年(1495年),魁剌儿,廓瓦等暴毙。蒙忒亦染疾,御医公羊吴越使活之。蒙忒感念皇恩,取汉名明恩,称作蒙明恩。
 
隆升十四年(1495年),魁剌儿,廓瓦等暴毙。蒙忒亦染疾,御医公羊吴越使活之。蒙忒感念皇恩,取汉名明恩,称作蒙明恩。
 
隆升十六年(1497年),南涧南有大银矿,使物宝司辖之。
 
隆升十六年(1497年),南涧南有大银矿,使物宝司辖之。
 +
 
隆升十八年(1500年),忒诺国之南有蒙崖国等国,皆来进贡,帝赐其良马,耕牛,农具,火器等物。
 
隆升十八年(1500年),忒诺国之南有蒙崖国等国,皆来进贡,帝赐其良马,耕牛,农具,火器等物。
   第336行: 第347行:     
惠良七年(1513年),置万仞,昆岩州。
 
惠良七年(1513年),置万仞,昆岩州。
 +
 
惠良十年(1516年),许澎阳府采砱山,松牢山铜。铸五铢钱,十铢钱。
 
惠良十年(1516年),许澎阳府采砱山,松牢山铜。铸五铢钱,十铢钱。
   第345行: 第357行:     
惠良二十五年(1530年),惠良帝崩,太子朱厚煊即位,年号锦星。
 
惠良二十五年(1530年),惠良帝崩,太子朱厚煊即位,年号锦星。
 +
    
锦星元年(1531年),寇答兹请求与中国进行贸易,许其在砚礁卫外海设立贸易站。
 
锦星元年(1531年),寇答兹请求与中国进行贸易,许其在砚礁卫外海设立贸易站。
   −
锦星四年(1534年),海商回报称有长毛生番比砸锣(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入寇四方国,被四方国将军阿塔瓦尔帕击败,随后阿塔瓦尔帕率军从四方国自立为万山国王。
+
锦星四年(1534年),海商回报称有长毛生番比砸锣(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入寇四方国,被四方国将军俺答温(阿塔瓦尔帕)击败,随后俺答温率军从四方国自立为万山国王。
    
锦星五年(153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米格尔入贡,崇勇府设翻译馆,番人教士遂将番文译为汉文。
 
锦星五年(153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米格尔入贡,崇勇府设翻译馆,番人教士遂将番文译为汉文。
第364行: 第377行:       −
鸿德元年(1552年),翰林学士涂阳明在其书《受入谈》中提出“南国扶桑论”,结合中国史书、洋人记述和土著传说,是使用“殷洲”一词描述员峤之地的最早记载。
+
鸿德元年(1552年),翰林学士涂阳明在其书《受入谈》中结合中国史书、洋人记述和土著传说,提出“南国扶桑论”,亦是使用“殷洲”一词描述员峤之地的最早记载。
    
鸿德四年(1556年),置黄原、振江、藩广州。
 
鸿德四年(1556年),置黄原、振江、藩广州。
   −
鸿德十五年(1567年),殷洲与中原恢复正式商贸,跨越大明洋的四角贸易逐渐形成,朝鲜和筑紫洲等地的船商从瀛洲募集多余劳动力并运送牲畜和其他生产工具,到殷洲换取贵金属和高产作物,于南洋购得香料和火器后销往中原内地,从而获得制式银钱和工艺品。
+
鸿德十五年(1567年),殷洲与中原恢复正式商贸,跨越大明洋的四角贸易逐渐形成,朝鲜和筑紫洲等地的船商从瀛洲(秋津洲)募集多余劳动力并运送牲畜和其他生产工具,到殷洲换取贵金属和高产作物,于南洋购得香料和火器后销往中原内地,从而获得制式银钱和工艺品。
    
==欧洲人和阿拉伯人==
 
==欧洲人和阿拉伯人==
20

个编辑